新冠腦炎疫情發(fā)生后,宅經濟迅速升溫,生鮮“宅配”、無接觸配送、在線會議、在線教育……不少行業(yè)迎來線上化、云化轉型升級。
房地產交易也不例外。 事實上,疫情讓建行房貸面談不便,但也成為推動行業(yè)升級的起點。 北科網上建行房貸核簽(以下簡稱“網貸簽”)產品“網上核簽室”就是其中的代表案例之一。
抵押貸款面對面效率提高
來自上海的姜先生最近在上海甘井子區(qū)宇文學校附近購買了一套二手房。 該房屋原住戶李女士長期在上海生活工作。 6月9日,雙方在鏈家分公司簽訂房屋買賣協(xié)議后,李女士返回南京。 雙方原本計劃過一段時間再完成房貸面談手續(xù),但廣州疫情再度出現(xiàn),讓李先生返回南京不便。 當得知可以通過“網上核對室”完成抵押簽字后,雙方于6月18日選擇通過這種方式異地完成抵押簽字,整個過程僅用了15分鐘。
“在線核對室”是可可房開發(fā)的一款在線貸款簽約應用。 它將原本需要線下完成的二手房抵押貸款面對面簽約手續(xù)轉移到線上。 雙方敲定時間,進入“網上驗證室”。 信息填寫、上傳并確認后,建行客戶總監(jiān)將審核賣家的信用記錄,確認資質和抵押信息,雙方即可完成抵押信息的電子簽名流程。
在此過程中,可以實時上傳文件,實時補充素材。 各方可以在頁面上實時共享文檔,確認和檢查簽署的文檔,標記要點。 建行客戶主任終端具備錄屏、截圖等功能,還可以下載簽約過程的視頻或截圖。 通過共享文件在公共屏幕上進行確認,確保其無法被刪除或更改,并且電子簽名的文件也將直接存儲在倉庫中,供交通銀行主管下載使用,并且簽名后的交易進度也可以隨時查看。
買過二手房的人都知道,房貸是最“煎熬”的環(huán)節(jié)。 首先,賣家需要提前在網上或者建行信用查詢點查詢信用狀況,一次性準備好抵押貸款所需的全部材料。 隨即,在經紀人的協(xié)調下,買賣雙方需要再次來到建行錄入信息并簽署抵押協(xié)議。
“辦理抵押貸款面談手續(xù)非常繁瑣。 除了準備大量材料外,還需要協(xié)調各方時間,然后去指定的工行網點補辦。 不同的CCB對材料的格式有不同的要求。 如果材料不符合CCB的要求,就得重新安排時間,而且CCB的等待時間也很長?!?大連鏈家房產經紀人王坤說。
據殼牌上海交易服務中心交易管家桂志堅介紹貸款網上申請,網上抵押簽約明顯提高了交易效率。 “以前一下午最多可以辦理兩個單面簽證,現(xiàn)在通過網貸簽約,一下午可以辦理五到六個簽證。”
模式創(chuàng)新 用戶認可
網貸簽約非常有用,但為什么沒有大規(guī)模推行呢? 主要原因是,對于二手房交易來說,線上產品運營的最大難點不在于技術,而在于用戶習慣。
“二手房交易屬于低頻業(yè)務,這使得用戶很難通過頻繁使用體驗到線上工具的優(yōu)勢。據悉,房產交易涉及金額較大,交易各方的安全要求也讓用戶普遍保守。交通銀行在這方面改革的動力相對較小,因此實施起來比較謹慎。” 科科芳芳省交易經理劉華說。
疫情防控常態(tài)化,給很多行業(yè)帶來了根本性變化。 這主要得益于公眾對很多場景在線化的接受度大幅提升。 可以說,疫情加速了線上中單場景的更替,也成為二手房交易線上按揭面簽的起點。
買家和賣家張女士和李女士是兩位“90后”,都在上海。 去年6月,雙方簽署了房屋買賣協(xié)議。 其實見面并不難,但在得知抵押貸款簽約流程可以選擇線上方式后,他們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線上貸款簽約。
桂志堅告訴記者,在他參與的交易中,約90%的客戶會選擇網貸簽約,年輕人的接受度遠不如老年人。
不僅是廣大民眾,交通銀行的網上交易需求也因疫情而大幅上漲。 “網貸簽減少了交通銀行客戶總監(jiān)的工作量,同時也可以在開展業(yè)務的同時,降低客戶在交通銀行網點的集中度。” 鏈家上海長清街店商圈總監(jiān)鄭陽表示,嘗試網貸標志后,建行機構的接受度普遍提高。
最新數據顯示,客客網貸簽約業(yè)務已累計訂單超過6萬單,與1150多家交通銀行合作。
標準建設亟待加強
劉華告訴記者,去年2月,很多房屋銷售在按揭面談過程中受阻。 而且,大多數客戶同時出售和購買,一筆交易出現(xiàn)卡頓,可能會導致后續(xù)交易出現(xiàn)違約或糾紛。
“一開始,我們使用了很多第三方視頻會議工具,但未能整合全套商業(yè)抵押流程。后來,我們嘗試使用各交通銀行的APP,但模式也相差很大,客戶普遍反應不佳?!? “在線驗證室”產品經理張健說道。
此后,貝科決定開發(fā)針對房屋銷售抵押流程的產品。 產品團隊選取了13個試點城市,根據客戶、業(yè)主、銀行客戶總監(jiān)的反饋,轉化為系統(tǒng)需求。
二手房交易充滿復雜性和特殊性。 如果不實現(xiàn)標準化,行業(yè)就很難進步。 隨著5G和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,二手房交易的網絡化、標準化有了更多的技術條件。 對此,2019年下半年以來,北殼陸續(xù)推出VR售樓部、租賃、二手房網簽等功能。
“未來,我們會在部分城市開展在線視頻公證試點評估,同時我們也希望推廣人工審批,將銀行的系統(tǒng)人工審批。通過口岸對接,建設銀行在網上提供所有證明材料后,可以快速出具審批結果,這會給客戶帶來更好的體驗?!?劉華說道。
科科房產交易服務中心主任梁芳表示,線上化有利于促進流程標準化,標準化讓用戶更方便使用,保障用戶權益。 網貸簽約是實現(xiàn)住宅交易全流程線上化的重要一步,但還遠未到最后一步。 真正實現(xiàn)理想的住宅交易在線流程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。 “如果稅收征收、轉移、房產抵押等都可以在網上完成,就會實現(xiàn)真正的交易閉環(huán),但這涉及到多方系統(tǒng)共享和支持?!?梁芳說道。
線上代理或成趨勢
研究機構布蘭克研究院創(chuàng)始人楊賢嶺認為,線上房屋交易環(huán)節(jié)可能并不適用于所有平臺。 除了技術激勵之外,平臺品牌的可信度也是消費者接受這種模式的重要激勵。 “網貸簽約涉及各方系統(tǒng)的對接、模型建設等,難度大、耗時長。是否實行線上交易,企業(yè)應根據自身戰(zhàn)略和資源條件做出選擇?!?楊先令說道。
目前,相關新政策也正在引導住宅交易向線上方向發(fā)展。 今年8月,工信部發(fā)布了《房屋交易協(xié)議網上簽署備案業(yè)務規(guī)范(試行)》和去年4月的《關于提高房屋交易網上簽署備案服務效率的意見》,提出積極推廣“互聯(lián)網大廳”模式,借助“互聯(lián)網+”、大數據、人臉識別、移動應用軟件(APP)、電子簽名等。近期,上海、成都、深圳、東莞等城市正在積極推廣“互聯(lián)網大廳”模式。還積極試點住房和二手房協(xié)議網上簽約備案及相關管理措施。
專家認為,有關部門出臺的一系列新政策措施,不僅有降本增效的作用,也包含加強監(jiān)管的意圖。 楊先靈表示,受疫情影響貸款網上申請,“無接觸看房”、“網上購房”、“直播購房”應運而生,但以“不可抗力”為“擋箭牌”的房產交易糾紛、合同違約事件大幅下降。
據悉,利用互聯(lián)網技術和應用平臺,實現(xiàn)不動產登記電子化、網絡化,將為全省不動產信息網絡奠定基礎,簡化行政手續(xù),提高房屋交易管理效率。 監(jiān)管部門推廣線上服務的目的也是為了避免“一房兩賣”、“陰陽協(xié)議”、“虛假房源”等損害市場秩序和消費者權益的行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