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貸款卻有貸款審批記錄,機構查詢個人征信究竟是真貸款還是僅查詢?
事件:無貸款申請卻有貸款審批記錄
10月27日,懷化市民李女士向記者哭訴,因買房需要,從未查過征信的她前往中國人民銀行查了自己的征信。從未有過借款的李女士本以為征信記錄“干干凈凈”,然而,在個人信用報告中機構查詢記錄一欄中,李女士卻赫然發(fā)現(xiàn),2021年5月18日及2月13日,一家名為“重慶海爾小額貸款有限公司”的機構對李女士的征信進行了查詢,查詢原因為“貸款審批”。一看到“貸款審批”四個大字,李女士頓時嚇得一激靈,當即向中國人民銀行的工作人員請教,自己從未有過貸款,為何征信中會有小額貸款公司的貸款審批查詢。
銀行工作人員:簽署授權協(xié)議才能被查詢
看了李女士的個人信用報告,工作人員向李女士解釋,這是由于授權導致的征信查詢,李女士應當是在購買某樣物品時與貸款公司簽署了授權協(xié)議,因此才有征信查詢記錄產生。工作人員建議李女士認真回想自己的購買記錄,比如淘寶、京東等網(wǎng)絡平臺是否有進行貸款購買物品。然而,聽了工作人員的解釋后,李女士仍然百思不得其解,自己雖然有分期購買過物品,但印象中卻沒有簽署過類似協(xié)議。同時,在2月13日及5月18日,網(wǎng)購平臺沒有任何自己的購物記錄。那么,查詢記錄究竟從何而來?自己是否真有過貸款?帶著疑問,李女士向記者求助。
貸款公司:與移動客服簽署贈予禮品時授權
為了弄清楚事件的來龍去脈,記者通過網(wǎng)絡查詢到了“重慶海爾小額貸款有限公司”的客服電話,并在10月27日下午14:54分向該公司客服致電。在身份信息核查屬實后,客服告訴記者,李女士個人信用報告中顯示的“貸款審批”是與移動公司簽署禮品贈予協(xié)議時簽署,由于貸款公司為禮品提供方,因此,李女士在簽署贈予協(xié)議時,授權給了該公司查詢征信。不過,李女士當時未能成功申領禮品,因此未產生貸款,但個人信用報告中仍有查詢記錄。得知這一原因后,李女士瞬間回想起,自己曾經在逛商場時遇到的禮品推銷人員,推銷人員曾告訴過她,只要滿足基本條件,就可以免費申領手機或者ipad。事件、時間一一對上,李女士害怕“被貸款”的心也瞬間安定了下來。
個人征信是否良好對生活具有重大意義,李女士的經歷也并非個例,記者在此提醒各位市民,務必愛護自己的身份信息,不要輕易將身份證、身份證號碼等私密信息提供給他人。市民如果一旦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的身份信息被盜用,個人信用報告中出現(xiàn)不知名貸款,務必盡快向公安機關報案。同時,市民在簽署各類協(xié)議時,應當注意協(xié)議中的授權條款,盡量避免出現(xiàn)征信莫名“被”查詢的情況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,市民可以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別查詢一次自己的個人征信報告,以確保信用良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