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享手機應時而出,有果粉歡呼不用“賣腎”了:“不求天長地久,只要曾經(jīng)擁有。”你會為其買單嗎?
說到共享經(jīng)濟,腦海中第一時間便會浮現(xiàn)“沒落貴族”公共單車,在其潮退之際,共享行業(yè)再現(xiàn)大額融資案。
先享后付手機也來租著用
據(jù)《香港經(jīng)濟日報》11月23日報道,信用租機平臺——享換機近日宣布完成1.1億元天使輪和A輪融資,享換機CEO表示,融資將主要用來打造消費場景,在擴大銷售渠道的同時提升消費體驗。
隨著手機更新?lián)Q代的速度加快,人們喜歡新技術帶來的全新體驗,然而,一部新手機的價格卻節(jié)節(jié)攀升。共享手機的高調亮相,對于手上錢不多,又喜歡常常換款式的消費者來說,可能成了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。
此前,支付寶、京東、國美,這幾家線上和零售巨頭目前都紛紛涉足手機租賃業(yè)務,愛回收也宣布信用租機服務平臺“享換機”與芝麻信用達成的戰(zhàn)略合作,只要芝麻信用分超過600分就有租機資格,如果超過650就可以享受免押金租新手機服務。
四個大平臺共享手機的模式都差不多,都是以個人信用來評判是否可以租手機。
租約期間“先享后付”,只需為使用付費,不再為剩余價值買單。另外,如果租約期滿之后,只要用戶愿意想要續(xù)租或者買斷也是可以的。
共享手機究竟劃不劃算?來算一筆賬:
小i特意去某平臺上看了一下,如果租一部全新的iPhone X每個月是449塊錢,這樣一年下來租金是5388塊錢,與直接購買一部iPhone X相比,看起來便宜了不少。
租賃一部全新iPhone 8月供298元,每天需要供9元左右即可擁有,對于iPhone 7租金更是吸引人,一天只要7.5元。
這看似很具沖擊力的低價格玩高端手機的策略玩得很“6”,租金一年下來與新機差不了多少,如果是自己購買,一年后這部手機還可以折舊賣掉。其實,算下來好像并沒有便宜多少。
共享手機更像是分期付款的另外一種形式,免去了一次性巨大投入的壓力而已。
如此“共享”,隱私安全引憂慮
有業(yè)內人士認為,共享手機行業(yè)需要“燒錢”占據(jù)市場,共享手機的商業(yè)模式目前處于潛伏期、打磨期,尚需不斷完善。
比如,租用手機期間,如何鑒定磨損程度;新手機租期一年會限制消費者的嘗鮮需求,能不能制定動態(tài)的租金標準,讓消費者按月甚至按天租手機。這些都是共享手機服務商面對的挑戰(zhàn)。
而且“共享手機”涉及信息安全,還要承擔隱私保護的憂慮,也引發(fā)行業(yè)熱議,網(wǎng)友們對共享手機這一模式充滿了期待與顧慮:
@石仔X:只是把"租"一個字改成“共享”兩個字
@少鹽寡雨:窮,只能安慰自己,開心就好
@果源吶:聽起來好像還不錯 不過那個人隱私什么的不就完全公開透明了?細思極恐
@財神吉利:租的跟買的心理上感覺不一樣
@南方姑娘丶北方漢兒:不是什么都可以共享的,省省吧。
@lilanancy:全共享節(jié)奏
對此,大多數(shù)人并不看好這樣的共享手機租賃模式,比起租賃網(wǎng)友認為“買臺新手機”、“簽個合約機”、“直接分期購買”等方式都比分期租賃來得靠譜。
在小i看來,所謂的“共享手機”只不過是早期盛行的“手機租賃”搭上了“共享經(jīng)濟”的快車,本質上并沒有什么區(qū)別。
從共享單車、共享汽車,到共享充電寶,再到共享雨傘,共享經(jīng)濟仿佛是個筐,什么都能裝,風口一過,怕是又要留下一地雞毛。
如果是你,會花錢租一個所謂的“共享手機”來嘗鮮嗎?